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深圳行测一般多少分上岸,具有一定借鉴价值,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。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大有收获,下面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。
深圳市考和国考的不同之处在于,深圳的公务员考试分几类,有的是行测+申论,有的是行测+其他(执法类),复习难度和量度要大,按照历年报考人数和招考人数的比例,竞争力度和国考基本差不多,深圳市考要求非深户需要全日制本科以上,学士以上,硕士及以上也是常态,基本上深圳公务员普遍工资都在8K起,10001万左右很正常。
1、公共基础知识是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,考试的内容涉及法律、政治、文化、常识等方面的内容,和行测里面的常识判断有点类似,但是又不同于常识判断,比常识判断的内容要深,而且要广。
2、行测包括五大部分常识判断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、判断推理、数量关系、资料分析,如果单独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话,行测里面就不考常识判断了。
3、公务员考试一般考行测,而事业单位考试一般考公共基础知识,你在网上分别找几套题目看看就明白了。
1、其实好好备考的话也没那么难的,给你瞅瞅这几年考试的题目:
2、这是2019年的常识判断题,难吗?只要你背过就不会选不出来吧。
3、这是2019年的判断推理,难吗?还是有点难的,但是有没有觉得非常熟悉,是的,我们从小学开始就考这种题目了,掌握了技巧,灵活运用就做的出来。
4、看完你觉得笔试有那么难吗?其实是没有的吧,甚至连大学高数、线性代数都没怎么考到。所以难的不是笔试本身,而是你是否花了充分的时间备考,这个充分的时间不是指你复习个六个月,而是指你在这六个月的复习内是否能够全身心的投入,掌握到各个模块的正确的学习方法,做到熟能生巧。
1、命题模式不同。国考一般有自己的命题组,由命题专家统一命题;省考试题分为独立命题和统一命题,独立命题的省份有自己的命题程序,统一时间考试的省份则有国家命题组和各省命题组的共同参与。
2、题量不同。国考行测近两年都是135道题,答题时间为120分钟,省考会有所不同,有些地方考试为90分钟100题,有些地方与国考一致。申论考试一般材料数量各不相同,多数省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变化区间,如江苏、陕西、多省省考历年均比较稳定,江苏在7-10则,陕西在6-11则,多省省考亦在6-11则的变化区间,而个别省份如北京、深圳等材料则数变化幅度较大,如北京在5-16则,深圳在2-16则。申论测查方向基本参照国考,作文分值有些省份不同于国考,国考作文分值一般是35到40分,例如安徽省考作文是50分。
1、广东省考行测在试题难度上是比较简单的。考试内容除了常规的言语、逻辑、资料、数量、常识等五大模块外,逻辑模块中考10道科学推理,这是广东省考特有的,理科生还是有优势。其他题型中规中矩,难度一般。申论一般都是3道题,基本都是以材料为主,即答案基本来自材料的原字原词。每年招录人数较多,平均每个岗位竞争人数较少,几十个吧,相对压力较小。建议在前三个模块打好基础后再系统性复习,就是要多练多做。常识模块不建议特意复习,每天零碎时间看看新闻刷刷文化历史板块的微博就好了,多积累。省考稍微好一点的岗位人数贼多,偏远地区的岗位人数相对较少。
2、深圳行测确实很难,一是它有自己的独特题型,像言语模块中的病句(8~9道),逻辑模块事件排序(难得的送分题,但只有5道,且越来越灵活);二是它有的题型技巧性不是很明显,例如资料分析很多需要精算的,一些比重比、比重差的技巧公式根本无用武之地,而且材料很长,定语状语很多,读题时间都很长,因此只能大量练习,提高速度。还有一个是言语模块特喜欢考细节理解题,无技巧,只能把四个选项依次带入原文,而且还要注意一些偷换概念、主次颠倒、扩大含义、无中生有的坑,有时候一些坑特别隐蔽。申论难度中等,小题主要侧重概括题和对策题,大作文基本都是对策型议论文,还是比较好写的。
3、深圳是广东省考公公务员人数最多的地方,2019国考深圳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报名人数突破4万的城市,比第二名的广州还多了1万余人。深圳市考的竞争同样远比其他地方激烈,2018年深圳市考共有95430人报名,竞争比例高达138:1;同期广州市考有85770人报考,竞争比为119:1;省考压力则小得多,2018广东省考的竞争比仅为34:1。因此,从竞争程度来看,深圳市考的压力会更大。考试方面,深圳市考的难度也要大很多。广东省考和广州市考笔试科目一样,有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》两科。深圳则会根据不同职位分别设置不同的笔试科目,从2015年起,深圳市考的申论试卷分成了A、B卷两种,这使得命题更加符合职位的要求、难度也随之加大。